人民币“入篮”两周年成绩亮眼 汇率动荡仍存挑战
2018年10月1日,人民币“入篮”满两周年,两年内人民币国家化地位不断凸显,今年8月,人民币全球交易使用量比例上升至2.12%,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的使用排名为第五位;今年第二季度,人民币外汇储备资产达1933.8亿美元,占参与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报告成员外储资产的1.84%。不过,喜人成绩背后,人民币国际化依然面临人民币汇率动荡等阻力。分析人士指出,因美元指数的大幅激烈波动,使得人民币汇率也出现了大幅动荡,同时由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程度依然有限,使得人民币资产作为国际避险货币的职能难以发挥。
国际化提速
人民币“入篮”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里程碑式的一步。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与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一起跻身全球储备货币之列,成为仅次于美元和欧元的第三大权重货币。
北京商报记者查询数据发现,从支付货币地位来看,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9月27日发布的数据,今年8月,人民币全球交易使用量比例上升至2.12%,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的使用排名为第五位。而2016年8月,人民币在全球使用量为1.86%。
在使用量增加的同时,人民币“朋友圈”也在扩大。SWIFT数据还显示,全球已有超过1900家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28个国家宣布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交易最活跃的新兴市场货币。
从国际储备货币地位来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二季度,人民币外汇储备资产达1933.8亿美元,占参与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报告成员外储资产的1.84%,高于澳元的1.7%,略低于加元的1.91%;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连续第四个季度上升。高盛分析师预计,到2022年底人民币在全球储备中所占的份额应会升至3%-4%左右。
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在全球央行外汇储备资产中的占比上升反映出全球外汇储备管理机构持有人民币的兴趣增加,以及减少对美元依赖、促进外汇储备资产多元化的需求。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吴庆分析,人民币比重上升显示出人民币国际化在提速。中国央行致力于和全球各国央行签订各种协议,以及开通央行和央行之间的支付渠道等。这些渠道的开通都有助于世界各国央行在他们的储备当中持有更多的人民币以及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
此外,人民币的投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资本市场走向国际化。国家外汇管理局9月2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末,中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18705亿美元,较3月末增长270亿美元,增幅1.5%,主要原因是境外非居民机构持续增持境内人民币债券。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总结道,人民币加入SDR两年来,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成绩:一是人民币在全国交易使用量都比较明显的提升;二是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货币中的比重也出现连续四个季度的上升;三是人民币在资本项下自由兑换程度大幅提高,特别是QFII、QDII额度大量增加,沪港通、深港通为境内外资本市场自由流动的重要渠道;四是各国央行和全球投资者对于人民币的认可程度逐渐提升,特别是国际投资者大规模增持人民币债券。
抗风险能力增强
“入篮”两周年,人民币应对外部风险能力增强。事实上,今年下半年来,人民币汇率波动明显。数据显示,人民币汇率从4月的6.2左右,贬值到10月的6.88左右,跌幅超过10%。不过,在人民币汇率走跌的情况下,不少境外企业反而对人民币相当青睐。
有外贸企业人士表示,相比2016年汇率下跌期间人民币在全球交易支付使用量持续萎缩,今年在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情况下,不少境外企业反而对人民币相当青睐。另一条可以佐证的消息是,越南央行通知显示,自2018年10月12日起,可在越中边境地区(谅山、广宁、河江、莱州、老街、高平和奠边等7个越南省内)使用人民币结算,相关货物或服务结算可采用人民币进行支付,支付方式可为现金或者银行转账。
来自央行数据显示,目前已有包括新加坡、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在内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人民币正成为全球外汇储备的“新宠”。
入篮两周年,人民币应对外部环境压力的能力正不断增强。9月底,美联储加息周期一开启,全球不少国家货币被“牵着鼻子走”。 在美联储宣布加息后,已有多个经济体作出反应,宣布进行跟随加息的措施。巴林、沙特、阿联酋央行相继宣布将基准利率提高25个基点。不过,央行当日选择“按兵不动”,并未跟随加息。
事实上,今年4月以来,美元指数经历一年弱态后出现强势回升,美元的走强也让新兴市场深陷货币贬值危机。在美元的席卷下,土耳其里拉和阿根廷比索年内跌幅均已远超40%。此外,印度、印尼和巴西等其他新兴经济体也接连遭遇困境。对比来看,人民币汇率受到的影响较小。
有机构观点指出,中国一直在稳步向海外投资者开放境内市场,并在上周决定对境外机构投资中国境内债券的利息收入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对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重大的支撑。
人民币汇率波动存挑战
不过,在市场看来,人民币国际化依然面临诸多阻力。10月8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8957,下调165点,为2017年5月以来新低。 上一交易日中间价6.8792;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盘价报6.8814,上一交易日夜盘收盘报6.8685。此外,10月8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9月28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2.35,较上月末贬值0.78%。事实上,今年下半年来,人民币汇率波动明显。
黄志龙指出,因美元指数的大幅激烈波动,使得人民币汇率也出现了大幅动荡,同时由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程度依然有限,使得人民币资产作为国际避险货币的职能难以发挥。
对于分析一种货币的国际化程度,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指出,一般要看这种货币的三大功能,即支付、计价和储值在国际上的体现。从目前来看,我国开放了人民币市场,并且人民币也加入了SDR,在这三大功能中,人民币的支付功能体现得最好,在储值功能方面也有比较大的进展,但是在计价方面的突破不是非常大,相对比较滞后。今后这方面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能在短期内达成。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再出发,黄益平指出,要先解决人民币汇率问题。他表示,2006年央行报告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提出来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仍然适用,一个是扩大跨境人民币的使用,二是推动资本项目的开放。
在黄志龙看来,央行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可谓是不遗余力,特别是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例如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仍较为强烈的背景下,央行仍启动了沪港通、深港通,增加了QFII、QDII的额度,同时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大规模推进人民币的贸易结算、投资结算等职能,在各个国家建立人民币清算中心,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等。
500金研究院院长肖磊表示,加入SDR对人民币的国际化带来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人民币的国际储备价值增加,但目前看占比还比较小,对人民币的背书也比较有限。央行在国际货币互换,人民币债券海外发行,离岸人民币等市场都做了很多事情,未来在人民币输出和回流方面,可能会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计价资产的国际交易范围,包括推进更多央行把人民币视为外汇储备等。
黄志龙进一步补充道,人民币国际化应与国内的金融改革开放的节奏和幅度相适应,人民币国际化的动力还在于人民币资产市场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而这是当前人民币国际化最大的短板。
来源: 北京商报 刘双霞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