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4000-518-166

咨询热线

网贷、透支、分期付款 大学生为何要“超前消费”?

网贷、透支、分期付款 大学生为何要“超前消费”?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合利宝官网整理编辑。合利宝升级版机器正在火热办理中,详情联系客服!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引导学生树立金融理财和金融安全观念,及时纠正学生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引导学生培养勤俭节约意识。

大学生们的“超前消费”如何呈现?到底是什么在影响他们的消费观念?名目繁多的“校园贷”为何成了“校园害”?

阔绰的生活如毒品,一开始就停不下来

如今,曹峰(化名)的衣柜里添了很多新衣服,那些动辄上千元的服饰鞋帽,若是在一年前,他是不会买的。

曹峰是一名在校大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二年开始,喜欢交际的他饭局也逐步多起来,三天一趟KTV,五天一桌下酒菜,这样的生活,对曹峰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尚未踏足社会的他,每月赖以生存的资金,也不过父母补贴的1000元生活费而已,平日的交际和吃穿消费让曹峰每个月都处在“透支”状态。

“读到大二,班级聚会、学生会聚餐越来越多,想多交朋友当然要多和大家吃饭。”而变得注重衣着打扮,曹峰说,寝室里大家都穿名牌,自己不穿感觉会“掉价”。

尽管时常收支不平,但曹峰却没有停下“挥金如土”的脚步。

曹峰的故事在当前的大学校园里并不少见。中国青年报一项覆盖200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77.8%的受访大学生认为身边的超前消费现象很普遍。“月光族”已在校园中弥漫开来。

低门槛校园贷:借了2万,还了6万

面对陡增的日常开销,曹峰并没有选择放弃当下“透支”状态,而是把眼光转移到了借贷平台之上。

2017年4月的一天,曹峰在电脑上看到一则贷款广告。“那是某网贷平台广告,大概写着10分钟轻松贷款,低利息之类的标语。”也正是这条广告,曹峰开始接触网贷。

记者在网页搜索该网贷APP,发现简介的确写着“借款额度1~10万、放款时间快至10分钟。凭信用卡账单,10分钟轻松贷10万。”

正如广告宣传的低门槛,曹峰借款的过程十分快捷。登记身份证,填写个人及亲属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信息,不到半小时,1000块钱就到手了。按照协商,1000块钱,借贷半年,最后连本带息只用还款1400元。

过程如此简单?记者在与某网贷平台沟通后获得了类似回答。记者表示,自己想在该机构借款5000元,半年还清。

该平台人表示,只需查看花呗信用分及芝麻信用分即可,并称到期连本带息还款,只需5100元。平摊下来,利息每天只有几毛钱。

事实真的如此么?据曹峰回忆,自己去年前后总共借贷的资金不超过2万元,但还出去的钱总共6万不止。

他回忆起自己曾被暴力催收的经历。去年,他向某平台借了1000元,逾期催款时,对方告诉他连本带息要归还5000元。第二天,催款人上门,表示除了5000元的还款外,还得再支付其2000元的跑腿费。

就这样,1000元的本金,还了7000元。

为了能及时还上借贷资金,曹峰不得不“拆了东墙补西墙”。他同时在多个平台进行借贷,用以周转还款资金,就这样,“雪球”越滚越大。

“花呗式青年”:这个月潇洒,下个月紧巴

与曹峰相比,何锐的情况好了很多,他没有接触网贷,而是置身在花呗、借呗和分期付款的环境当中。

从去年2月起,何锐就开通了花呗。他告诉记者:“我的支付宝页面,上面写着可用额度1500块,再看下面的商品,还有各种分期免息和分期租赁业务。”何锐觉得,免息值得一试。

就这样,何锐开启了借贷人生。到现在为止,他的手机上还保留着花呗、借呗等APP,而他的花呗额度,也从刚开始的1500元增长到了现在的9000元。

通过各类借款平台,何锐买回家的高价品越来越多。“只要想到能分期付,我就觉得自己不奢侈。”何锐说。

然而,好景不长。接踵而至的还款日把何锐的优越生活打回原形。“我先用花呗还借呗,再用百度有钱还花呗,周而复始。”何锐说。

“过去我觉得这样的消费方式很好,能为我提供更宽裕的流动资金。但久了就会发现,其实手头的资金并没有变得充裕,这个月好过了,就意味着下个月要紧巴。”何锐解释。

实际上,类似的信用贷现象已在年轻人群体中形成趋势。据蚂蚁花呗发布的《2017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在中国近1.7亿90后群体中,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4500万。即平均每4个90后就有1个使用花呗;而在购买手机时,76%的年轻用户会选择分期付款。

针对这一情况,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盘和林分析,所谓分期付款划算是一个伪概念。羊毛出在羊身上,商家不会是活雷锋,即便是低利率或者无息的分期付款,在产品实际价格中,已经包含了这部分定价。

过度超前消费=透支未来

花呗、借呗、校园贷等消费方式刺激着年轻人不断买买买。

在9月6日举行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田祖荫提到,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过程中,发现有些大学生过于热衷消费,“开学季”成了“烧钱季”。

“无论是国家资助、社会捐助还是父母给的‘血汗钱’,都是来之不易的,花这些钱都要知道心疼。”田祖荫说,广大学生应当树立理性消费观念,不盲目攀比,不贪图享乐,不追求奢侈消费,“量入为出”地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支出,做到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科学消费。

谈到“校园贷”,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建斌表示,这两年媒体报道的,由于“校园贷”引发的恶性事件,没有一例是因为在校交不起学费、没有生活费去贷款的,更多是因为盲目的超前消费。

如何才能让校园远离各种不必要贷款,杜绝奢侈享乐之风?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集中开展校园不良网贷风险警示教育工作,开设金融安全相关课程,引导学生树立金融理财观念和金融安全观念。

教育部要求,高校及时纠正学生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引导学生培养勤俭节约意识。

在盘和林看来,过度超前消费等于透支未来。只有理性的超前消费才是社会合意的消费。“我们需要对消费预期进行引导,对引发杠杆率、诱发犯罪的消费贷,必须以经济(信贷政策)和法律手段加以规制。”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