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公司携手传统银行,融合成主旋律
一度,新兴金融科技公司的崛起对传统金融机构而言,是以“狼来了”的姿态出现的。如今,“融合”则成为双方之间的主旋律,越来越多的金融科技公司与各家传统银行携手成为大趋势,以科技的力量拥抱彼此方能双赢。
金融科技助力银行升级转型
从蚂蚁金服、腾讯金融、京东金融等独角兽型金融科技公司,到51信用卡、融360等新生力型金融科技公司,无一不在寻找与银行合作的契机。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在11月14日至16日期间举办的“首届Money20/20中国大会”上表示,新形势下,金融业转型升级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金融科技创新运用机器学习、海量数据处理、智能合约等技术,引领全方位的变革,推动交易流程不断优化,服务群体持续扩展,资金融通成本进一步降低,不断增强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为金融业转型升级持续赋能。
“在数字化时代,银行业的转型升级尤其面临着营销和风控两个层面的难题。”51信用卡CTO郭威在“首届Money20/20中国大会”上指出,在营销层面,传统银行业的营销获客以线下为主,通过柜员窗口和广告推送等面向客户宣传的营销方式一方面获客成本相对较高,另一方面获客率低,且可能存在无法深度挖掘用户全生命周期价值等问题。银行在大数据筛选和应用上,不一定能准确掌握用户信息和行为偏好,容易存在千人一面的问题,难以根据用户需求定制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目前银行业在大数据营销上还处于“互联网化向智能化过渡”阶段。
在风控环节,郭威指出,过去银行主要使用评分卡机制,在业务中主要依赖服务对象有无工资流水、征信报告、社保证明等强特征数据。其变量相对单一,且风控模型的迭代周期较长。而随着生产技术的变革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然从需求层面对金融创新产生深刻的影响,传统的风控策略和模型迭代效率已无法匹配当今金融业务的发展速度。
而银行面临的难题与挑战则恰恰是金融科技公司的机遇。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客户发展部总经理助理李政在融360银行合作伙伴峰会上表示,建行、招行等银行组建了自己的金融科技团队,纷纷布局科技与赋能。“从科技维度讲,银行科技的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形成互补。从赋能角度来说,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在加码赋能时要抓住自己的优势去建立生态系统。”
科技实力是“硬拳手”
目前,金融科技公司在后端技术、前端业务以及风控等方面与银行进行合作。而未来双方之间还有哪些领域可以进行深入的合作,则是彼此都需要探索的。不过,无论进行何种合作,具有扎实的科技实力才是“硬拳手”。
“随着消费金融时代的来临,零售业务逐渐成为银行业关注的焦点。零售业务的关键在于获客能力及客户粘性。然而,以往通过物理场所等形式触达客户不仅成本高,且对于用户行为习惯的感知也较为薄弱;另一方面,变量少、上线迭代速度缓慢的风控模型也会制约快速发展的业务进程。”郭威介绍,51信用卡最新发布的两套独立研发的大数据解决方案——“费马”全生命周期营销解决方案和“光锥”风控大数据解决方案,协助银行解决在转型过程中遇到的营销和风控痛点。“消费金融时代,数据每秒都在发生变化,实现离线数据和实时数据的统一是解决风控迭代效率的关键挑战”。
“对于银行来说,虽然用户体量庞大,但因为线上业务起步相对较晚,对用户需求的感知较弱,从而导致用户价值无法充分挖掘。如何盘活用户,实现多次转化,使得单个用户的价值最大化,将是银行业在零售业务中脱颖而出的重点。相较而言,金融科技公司通过互联网这一渠道,可以有效打破地理限制,提升触达及连接用户的能力。”郭威进而指出。
李政认为,助力银行转型升级,金融科技公司需要具备自己的优势:第一,技术公司不是单纯的系统提供商,一定要有自己核心的技术能力;第二,如何通过较强的服务能力去跟银行进行合作;第三,从银行人员架构上来说,对于顶尖人才的吸引程度,科技企业相比银行占有重要的优势,这样可以和银行有更好的互补。
开放、合作、共赢,这是金融生态的大势所趋。“未来金融世界的生态演化,需要全球金融科技企业的参与和创造。金融本就是完全基于数据的行业,而消费金融、普惠金融的发展扩大了金融业务的外延和内涵,同时对数据的应用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金融本身的严谨和规范性造成其在金融领域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步伐,并没有电商或者广告等互联网行业那么敏捷,未来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助力金融依然有很大想象空间。”郭威指出。
来源: 国际金融报 付碧莲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